关于公布第七批允许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56:52   浏览:94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公布第七批允许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的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


关于公布第七批允许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的通知

国食药监市[2003]2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审核,认定《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等9份刊物为可以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见附件)。

  特此通知


  附件:允许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三年八月八日

附件

允许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

序号
刊物中文名称
CN号
登记地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11-4975/R
北京市
京朝工商广字第0330号

2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11-4989/R
北京市
京朝工商广字第0331号

3
中西医结合学报
31-1906/R
上海市
3101104000191

4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43-1380/R
长沙市
4300001000686

5
实用肝脏病杂志
34-1270/R
合肥市
3400004000416

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1-2367/O7
北京市
京东工商广字第0149号

7
医药导报
50-0016
重庆市
020802

8
现代医院报
22-0016
长春市
2200004000066

9
中南药学
43-1408/R
长沙市
430000400076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业务管理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家林业局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业务管理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家林业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林业(农林)厅(局):
今年2月中俄总理举行第四次定期会晤,期间双方领导人就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合作达成一致,并确定在经贸分委会下设常设工作小组。为贯彻落实中俄总理第四次定期会晤精神,应本着互利互惠、着眼长远的原则,以保证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合作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中所称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合作,系指在俄境内从事森林采伐及森林更新、木材加工业务。
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下设的“中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常设工作小组”是协调两国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领域合作的政府间机构,负责制订此项合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中方小组由外经贸部、国家林业局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两省一区的外经贸厅和林业
厅组成。与俄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合作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要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接受外经贸部和国家林业局的管理和协调,接受我驻俄罗斯使馆和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的指导。
三、鉴于我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地理相连,气候条件及森林开发经验、作业条件、作业机械等相似,今后赴俄从事森林采伐及森林更新业务的企业原则上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两省一区的大型林业企业为主。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资信情况良好的外经贸企业开展此项业务
原则上限同上述两省一区的林业企业进行合作。
四、在俄罗斯进行森林采伐及森林更新的上述企业在与俄方就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后均须报外经贸部(合作司)立项。立项材料包括:
(一)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商同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立项报告;
(二)合作意向书(原件,中、俄文各一份);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我驻俄罗斯使馆或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的意见。
外经贸部在收到立项材料10个工作日内商国家林业局后给予批复。
五、外经贸部批准立项后,企业同俄方商签的森林采伐及森林更新合同,均须报其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外经贸主管部门将其审批的合同报外经贸部(合作司)备案,同时,抄送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
六、无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的森工企业在俄从事森林采伐及森林更新业务时,可报外经贸部特批,报批材料及程序参照本通知第四条要求办理。
七、赴俄投资从事木材加工业务的企业,不限定其国内所在地区,但在俄加工地点要做到合理布局,可与采伐企业相结合。赴俄投资从事森林资源开发及森林更新、开展木材加工业务的审批程序按国家现行有关境外投资管理规定办理。
八、赴俄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企业应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自负盈亏,确保经济效益;要严格遵守中俄两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得违规经营;须直接与俄方业主签订合同,严禁与国内外中间商签订代理合同或劳务合同;严禁转手倒卖合同;不得从事挂靠经营;中方合作单位之间要
签订内部合同,明确各方责、权、利;要做好外派劳务及管理人员选派工作,人员出国前必须进行培训和教育;须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我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定期向国内主管部门和我驻俄罗斯使馆(经商参处)和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经商参室)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经贸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赴俄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合作业务的管理,把好合同的审批关,及时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指导和督促企业做好项目实施及在外人员、财产的安全保卫工作,协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外经贸部、国家林业局将对与俄开展森林开发和利用合作业务的企业加强管理。对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违章经营、严重损害劳务人员利益,乱砍滥伐,对内对外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外经贸部将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终止开展赴俄森林采伐业务经营权、直至取消其对外经济技
术合作经营权的处罚。
十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经贸和林业主管部门严格控制赴俄考察森林采伐及复植、木材加工合作的团组。上述团组的考察活动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征得外经贸部同意后方可批准。
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情况,请及时向外经贸部、国家林业局报告。



1999年4月26日
述评:外资企业从事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林晓 律师


最近,商务部公布了《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商业特许经营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在网上广泛征询对该《办法》的意见。可以说,这是继2004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之后,我国政府为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规范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从事商业特许经营行为的具体措施,可视为《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的姊妹篇。如无意外,该办法应在今年底前颁布施行。
正如《办法》征求意见稿通知所言,施行《办法》的意义在于,规范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从事商业特许经营行为,保护特许经营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推动外资企业以特许经营方式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因而,“规范与保护”是《办法》主旨的两个方面。
应当说,在以往中国有关特许经营法律规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外商已经进入中国内地开始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特别是在2002年2月11日国务院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之后,在明知中国法律法规及《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商业特许经营已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有许多外商采取种种规避外资市场准入的方法,在不具备现行《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的特许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下,仓促开展特许经营,以美妙的描述、诱人的小额投资迅速致富的谎言,引诱中小投资者加盟。由于这些特许人并没有在中国内地经营成功的经验,所以,接受特许授权的被特许人的经营必然要遭受挫折,倾家荡产的事例屡屡发生。这是目前特许经营合同纠纷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频频加盟失败的原因还可以归结为没有辨别特许人提供的投资效益分析报告真伪的能力,这主要是其没有企业经营经验。虽然,加盟者的经营能力需要通过特许人的培训和经营指导来获得,但是,如果加盟者没有起码的企业经营经验,他首先无法判断投资项目盈利性分析是否准确,其次,在接受培训和经营指导并实际开始加盟店经营后,也将面临困难。
基于上述考虑,可以理解《办法》第二条、第七条为什么均将被特许人限定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经济组织”。对于如此规定,很多人不理解,以为是限制公民个人获得外国品牌从事特许经营。其实,成立一个企业(无论是私营、股份合作制,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对于想要加盟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加盟者首先具有经营企业的能力、获得经营经验。这样,对于加盟来说,更容易获得成功。
《办法》第二条、第七条将被特许人限定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经济组织”可能遭受质疑的是,是否与即将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相一致。如果二者在对被特许人主体资格的限定上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是《办法》将被特许人限定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经济组织”,而《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又规定内资企业特许人可以募集个人加盟者,则会面临法理上的质疑。因为外资企业毕竟也是中国法人,私法上的内国人平等原则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从特许经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特许经营历来以吸引个体投资者加盟为目标,特许人以利用个体投资者的资金和人才实现自己的经营规模扩大为目的,因而,国外多数特许连锁系统均将加盟者限定为个人,而拒绝企业法人、经济组织加盟。之所以如此规定,目的在于让加盟者专务经营,让经营者实际掌握经营技巧,并能连带承担经营责任。在这种目的和特许经营制度本质驱动下,通常特许经营合同规定,一旦加盟者死亡或本人不再继续经营,特许经营合同将终止。
按照《办法》第二条、第七条的规定,虽然,形式上外资特许连锁系统追求让加盟者专务经营、实际掌握经营技巧将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影响,但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具体约定得到弥补。
由于《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尚未颁布,因而,《办法》其他条款的规定尚有不足之处。以下一一列举、评价。
1、《办法》第四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以特许经营方式从事零售、文化体育、餐饮、旅馆、租赁等各类服务业”是否修改为“本办法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以特许经营方式从事零售、文化体育、餐饮、旅馆、租赁以及其他各类服务业”较为妥当?因为,特许经营方式不限于第四条列举的内容。
2、首先,第十条有关特许人信息披露内容的具体规定,是否应当补充增加“特许人提供近一年(或三年内)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书等财务状况证明”。因为,对于加盟者而言,加盟实际是在进行投资,他应当对被投资人的财务状况、投资项目内容及投资项目的盈利性有充分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这如同证券投资一样,投资人购买股票前应当对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营业收入状况有基本的了解。
其次,《办法》第十条(二)现规定为“特许人所属被特许人的数量、分布、经营情况,开展特许经营的网点投资预算表等;”其中,‘投资预算表’沿用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的称谓,是否更改为“投资效益分析报告”更为妥当。因为,投资预算仅限于投资项目的前期投入,而不关注投资项目成败的后期产出。但是,对于作为投资人的加盟者来说,他事实上更关注能否收回投资并通过投资能获得怎样的收益。所以,明确特许人必须承担向被特许人提供“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包括营业收入预测、损益预测、损益预算表)”的义务,实际上是加重了特许人的缔约上的责任,对于不依据科学方法做出招摇式“投资效益分析报告”而给被特许人造成经营损失的,特许人应承担缔约上过失责任。这是近年来国外规范特许经营活动的法制动向与判例倾向,也与《办法》第十二条的主旨相同。
第三,第十条(四)现规定为“特许经营费的金额及收取方法,保证金的返还条件”,是否更改为“特许经营费的金额、收取方法及是否返还,保证金的返还条件”更为妥当。理由是当解除特许经营合同时,对于已经交纳的特许权费(或称‘加盟金’)是否返还,各国判例认识不同,近年的判例倾向是尊重契约自由原则,特许权费(或称‘加盟金’)是否返还应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由当事人具体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在解除特许经营合同时,应视特许经营合同的履行状况部分返还或全部返还。
同样理由,现在的第十六条(三)“特许经营费的种类、金额、支付方式以及保证金的收取和返还方式”也应更改为“特许经营费的种类、金额、支付方式、是否返还以及保证金的收取和返还方式”更为妥当。
3、第十四条(二)将“支付特许经营费、保证金”作为被特许人应当履行的义务规定是否不妥?因为,实际上也存在着‘零加盟费’或不收取保证金的特许连锁系统。所以,本项是否改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特许经营费、保证金”更为妥当。
4、首先,第十六条(二)“授权许可使用特许经营权的内容、期限、地点及是否具有独占性”的规定,是否更改为“授权许可使用特许经营权的内容、期限、地域及是否具有独占性”更为准确、恰当。因为,授权地域与授权地点在概念上存有差异,地点通常是指加盟者的营业地,而授权地域与商圈划定保护相关,是特许经营中的基本问题。
其次,第十六条(八)“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使用”是否增改为“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和经营专有技术的使用许可”更为准确。因为,商标与经营专有技术的保护是在特许经营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问题,同时,也与第十三条(一)项规定相符。
第三,在第十六条是否应当增加“进货与销售”一项合同基本内容?因为,订货发货、指定商品与供应商、交易条件、物流配送、商品销售方法等既是特许连锁系统的日常经营活动内容,也是特许经营合同的主要内容。相关内容第十三条已有所表现,第十六条增加“进货与销售”一项,将与第十三条规定内容相协调。
第四,第十六条(九)有关“消费者投诉”的规定,似乎已可包括在第(五)项有关“特许经营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控制及责任”中,而没有必要单独作为特许经营合同的基本内容列明,因为特许经营合同说到底确定的是合同当事人特许人与被特许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而有关“消费者投诉”的处理,由于将对特许连锁系统整体产生影响,通常是由特许人在经营手册中做出详细规定的。
5、第十七条规定“特许经营合同的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这是否有违契约自由原则?

作者单位:北京市博融律师事务所
主持网站:特许经营律师网http://www.fclaw.com.cn